参考网问题 • 正文

诗经邶风击鼓原文及翻译(诗经国风邶风击鼓翻译)

|2022/8/5 13:06:44|浏览:371|类型:生活

1、诗经邶风击鼓原文及翻译。

2、《诗经·邶风·击鼓》翻译。

3、《诗经·邶风·击鼓》全文。

4、诗经邶风击鼓注释。

以下内容关于《

《诗经邶风击鼓》的全文与翻译

》的解答。

1.全文:击鼓其镗,踊跃用兵。

2.土国城漕,我独南行。

3.从孙子仲,平陈和宋。

4.不我以归,忧心有忡。

5.爰居爰处?爰丧其马?于以求之?于林之下。

6.死生契阔,和子成说。

7.执子之手,和子偕老。

8.于嗟阔兮,不我活兮。

9.于嗟洵兮,不我信兮。

10.译文:击鼓的声音震响(耳旁),兵将奋勇操练。

11.(人们)留在国内筑漕城,只有我向南方行去。

12.跟随孙子仲,平定陈、宋(两国)。

13.不允许我回家,(使我)忧心忡忡。

14.于是人在哪里?于是马跑失在哪里?到哪里去寻找它?在山间林下。

15.生死聚散,我曾经对你说(过)。

16.拉着你的手,和你一起老去。

17.唉,太久。

18.让我无法(和你)相会。

19.唉,太遥远,让我的誓言不能履行。

20.出处春秋时期的《诗经》。

21.扩展资料赏析这是一篇典型的战争诗。

22.诗人以袒露自身和主流意识的背离,宣泄自己对战争的抵触情绪。

23.作品在对人类战争本相的透视中,呼唤的是对个体生命具体存在的尊重和生活细节幸福的获得。

24.这种来自心灵深处真实而朴素的歌唱,是对人之存在的最具人文关怀的阐释,是先民们为后世的文学作品树立起的一座人性高标。

25.第一章总言卫人救陈,平陈宋之难,叙卫人之怨。

26.结云“我独南行”者,诗本以抒写个人愤懑为主,这是全诗的线索。

27.第二章“从孙子仲,平陈和宋”,承“我独南行”为说。

28.假使南行不久即返,犹之可也。

29.诗之末两句云“不我以归,忧心有忡”,叙事更向前推进,如芭蕉剥心,使人酸鼻。

30.第三章写安家失马,似乎是题外插曲,其实文心最细。

31.《庄子》说:“犹系马而驰也。

32.”好马是不受羁束、爱驰骋的。

33.征人是不愿久役、想归家的。

34.第四章“死生契阔”,毛传以“契阔”为“勤苦”是错误的。

35.黄生《义府》以为“契,合也。

36.阔,离也。

37.和死生对言”是正确的。

38.这首诗在结构和手法上有不少独到之处。

39.结构上,它基本按时间顺序,写出一个被迫南征的兵士在出征前、出征时和出征后的复杂心理和行为,其中又插人回忆,形成往事和现实的强烈对比,在结构上形成顿宕。

40.同时,在叙事之中又间以抒情,在情感上又形成波澜。

41.尤其是第三一层,完全是直抒其情并皆以“兮”字结尾,仿佛一个涕流满面的征夫在异乡的土地上,对着苍天大声呼喊,对着远方的亲人诉说着内心的思恋和苦痛。

总结:以上就是编辑:【壊ヤρì滊】整理原创关于《

诗经邶风击鼓原文及翻译

》优质内容解答希望能帮到您。

相关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