参考网问题 • 正文

对联平平仄仄什么意思(平平仄仄什么意思)

|2022/5/5 8:27:47|浏览:413|类型:生活

以下内容关于《

平平仄仄什么意思

》的解答。

1.在我们汉语里字的发音一二声为平、三四声为仄举一个例子来说,&。

2.#34。

3.方&。

4.#34。

5.为平声。

6.&。

7.#34。

8.袄&。

9.#34。

10.为上声。

11.&。

12.#34。

13.放&。

14.#34。

15.为去声。

16.&。

17.#34。

18.霍&。

19.#34。

20.为入声。

21.除平声之外,上、去、入三声,都属仄声。

22.但要知道,平声本身也有&。

23.#34。

24.阴平&。

25.#34。

26.和&。

27.#34。

28.阳平&。

29.#34。

30.之分。

31.如:&。

32.#34。

33.方&。

34.#34。

35.为阴平,&。

36.#34。

37.房&。

38.#34。

39.为阳平。

40.至于上、去、入三声,却是没有阴阳之分的。

41.说得更明白一点,那就是所有的字的音调,都有阴平、阳平、上、去、入(简称阴、阳、上、去、入)之分。

42.每一个字,要不属于平声,便属于仄声(即上、去、入)。

43.比如:“阴”字,本身就是阴平。

44.“阳”字是阳平,“上”字是上声。

45.“去”字是去声。

46.“入”字是入声。

47.如果把这四声调熟,那么,是很人容易就能辨别出每一个字是属平属仄的。

48.这里不妨再举几个例,以便对这方面陌生的读者,可以藉此将四声调熟一些,请看下面:因(阴)、忍(上)、印(去)、一(入)。

49.人(阳)、忍(上)、印(去)、日(入)。

50.金(平)、敢(上)、禁(去)、急(入)。

51.把四声调熟,分出那一字是平声,那一字是仄声,这样,我们才可以谈这些平仄再旧诗中是如何被安排的。

52.五言律诗的平仄律诗,是旧诗“近体诗”中一种最流行的形式。

53.所谓“律”,是含有规律的意思的。

54.这些规律,包括平仄的限定,字句的长短,对偶的工整,等等。

55.现在,先说平仄。

56.律诗在字句上,一般有五言、七言两种。

57.如写五言,平仄如下:平平仄仄平,仄仄仄平平,仄仄平平仄,平平仄仄平。

58.平平平仄仄,仄仄仄平平,仄仄平平仄,平平仄仄平。

59.这些平仄,共八句。

60.一般学做旧诗的人,都先要把它念熟。

61.但这并不困难。

62.这里不妨提供一些记忆它的窍诀。

63.第这八句中,事实上是两组。

64.开头的四句,自成一组。

65.后边四句,只是重复一次吧了,所以,只要记四句便够了。

66.第每一组起句如果是“平”起的话,第四句也一定是用“平”头来收。

67.这就是人们常说的“平起”“平收”。

68.第每一组如果是“平起平收”的话,三两句,一定是仄声开始的。

69.第正常的平仄定式,每组除第三句,其余三句最末一字一定是平声。

70.(但是,上列一式,却有变体。

71.因为第一句如不押韵,可以用“平平平仄仄”来起的,那么,这就恰恰是每四句成为一组了。

72.上列的一种,是用平声起头的格式。

73.但另有一种是用仄起的,其定式如下。

74.仄仄仄平平,平平仄仄平,平平平仄仄,仄仄仄平平。

75.仄仄平平仄,平平仄仄平,平平平仄仄,仄仄仄平平。

76.上式如果句首不押韵,也可用“仄仄平平仄”来开始的。

77.五言律诗的平仄格式,就只有这两种,加上首句的变化,成为四式。

78.但是,当你熟读了第一种之后,知道第二种是变式,也就迎刃而解了。

79.因为念起来,都市差不多的。

80.至于这些平仄,怎样和诗句配合呢?现在举一个例子来参看一下。

81.这是李白的《送友人》:青山横北郭,白水绕东城。

82.此地一为别,孤蓬万里征。

83.浮云游子意,落日故人情!挥手自兹去,萧萧班马鸣。

84.为了方便讨论,我们不妨把这首诗所用的平仄格式再抄一次,看看它是否完全依照这平仄的格式,便是我们前面所谈的第一种:平平仄仄平,仄仄仄平平,仄仄平平仄,平平仄仄平。

85.平平平仄仄,仄仄仄平平,仄仄平平仄,平平仄仄平。

86.这首诗的平仄,当然是合乎这个格律的。

87.但如果你逐个字地来对一对,不难会发觉第第七和第八这三句,有些和格律不符。

88.例如第三句的“一”字,应为平声,现在却是仄声,整句就要变成“仄仄仄平仄”??第七句的“挥”字和“兹”字也不合,应仄而平,应平而仄,变成了“平仄仄平仄”。

89.第三一句的“班”字也不对,应仄而平,成为“平平平仄平”了。

90.这些不符平仄之处,是不是诗人不小心,下笔有误呢?抑或是在遣词用字时,找不到更适宜的,因此就将就一下算数呢?不。

91.要知道,律诗也好,绝句也好,在谈平仄的时候,是有这么一条规律的,那就是:“一、五不论。

92.六分明。

93.”这句话的实际意思是:每句凡第一、五这几个字,即使跟原有的平仄格式不对也不算错。

94.但第却一定要严守格律,不能弄得应平而仄,或应仄而平的。

总结:以上就是编辑:【裴稼龙】整理原创关于《

对联平平仄仄什么意思

》优质内容解答希望能帮到您。

相关阅读